常用的滅菌方法
常用的滅菌方法
1、熱力滅菌:利用高溫使菌體蛋白質變性或凝固,代謝發生障礙, 導致細菌死亡。包括:
(1)焚燒法:用火焚燒,是很徹底的滅菌方法,適用于廢棄的污染物品和有傳染性的動物尸體等。
(2)燒灼法:直接再火焰上燒灼,用于接種環(針)和試管口或瓶口的滅菌。
(3)干烤法:在干烤箱通電后利用高熱空氣進行滅菌。一般加熱160-170℃, 維持2小時即可殺滅包括芽胞在內的一切微生物。主要用于玻璃器皿、 磁器或需干燥的注射器等。
(4)煮沸法:煮沸100℃5分鐘可殺死細菌的繁殖體,一般消毒以煮沸10分鐘為宜。如需要殺死芽胞則要煮沸1-3小時。主要用于一般外科器械、注射器、膠管和食具等的消毒。
(5)間歇滅菌法:是利用反復多次的流通蒸汽, 殺死細菌所有繁殖體和芽胞的一種滅菌法。本法適用于耐熱物品,也適用于不耐熱(<100℃)的一些物質如某些培養基的滅菌。具體做法是將待滅菌的物品置于阿諾氏流通蒸汽滅菌器內,100℃加熱15-30分鐘殺死其中的細菌繁殖體,然后將物品置37℃溫箱中過夜,使芽胞發育成繁殖體,次日再通過流通蒸汽加熱,如此連續三次,可將所有繁殖體和芽胞全部殺死。若有某些物品不耐100℃,則可將溫度降至75-80℃, 每次加熱的時間延長至30-60分鐘, 次數增至3次以上,也可達到滅菌目的,如用血清凝固器對血清培養基或卵黃培養基的滅菌。
(6)巴氏消毒法:由巴斯德創建,常用于牛奶和酒類的消毒。一般加熱61.1-62.8℃半小時, 或71.7℃經15-30秒鐘, 便可達到殺死病原菌或一般雜菌, 而不嚴重破壞物品的質量的目的。
(7)壓力蒸汽滅菌器與蒸汽壓力滅菌器法:是滅菌效果最好、目前應用最廣的滅菌方法。利用蒸汽壓力滅菌器或者壓力蒸汽滅菌器進行滅菌,由于密閉容器加溫所產生的高壓飽和水蒸汽能獲得較高的溫度,通常在1.05kg/cm2的壓力下, 溫度達121.3℃, 維持15-30分鐘, 可殺死包括細菌芽胞在內的所有微生物。此法適用于高溫和不怕潮濕物品的滅菌,如普通培養基、生理鹽水、手術器械、注射器、手術衣、敷料和橡皮手套等。
在同樣溫度下, 蒸汽壓力滅菌器和壓力蒸汽滅菌器的滅菌效果比干熱滅菌好, 原因是:
A、濕熱中菌體吸收水份, 蛋白質較易凝固。
B、濕熱比干熱的穿透力好, 這主要是由于水或飽和水蒸汽傳導熱能的效率明顯高于空氣。蒸汽容易穿透到物體的深部, 使滅菌的物體內部溫度迅速上升。
C、蒸汽有潛熱存在。每一克水在100℃時, 由氣態變為液態可放出529卡的熱量。當蒸汽與被滅菌的物體接觸時凝結成水, 放出潛熱, 能迅速提高滅菌物體的溫度。
2、紫外線滅菌:紫外線殺菌原理是通過干擾細菌DNA的合成, 波長2650-2660A殺菌力最強。紫外線作用的特點是(1)穿透力弱,只能用于房間空氣、物體表面消毒;(2)殺菌效果與照射時間, 距離和強度有關;(3)對眼睛角膜和皮膚有損傷作用,工作人員切勿在紫外線燈照射下進行操作。
日光中含有大量紫外線。將病人的被褥、衣服、書報等放在強烈的日光下爆曬數小時, 可達到消毒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