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消毒滅菌技術發展及應用
我國消毒滅菌技術發展及應用
軍事醫學科學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 滿蔭起
1、國家經濟發展的帶動,我國消毒技術發展較快
1.1 專業隊伍擴展:從防疫專業擴展到醫院感染控制和臨床護理。
1.2 學術交流活躍:除有消毒專業雜志外,醫院感染監控、臨床護理、環保、保健等雜志均有消毒滅菌技術交流。
1.3消毒意識提高,促進產品開發和應用。特別是“非典”發生,提高了人們自我保護的意識,加強了對消毒技術的認識和產品的需求。
1.4 消毒技術產品開發活躍,專業生產企業發展迅錳。
1.5 產品鑒定方法規范化、標準化,對毒性作用的重視和研究。
1.6 產品審批標準化、規范化、程序化。
1.7 市場監督的開展已是消毒產品質量保證的重要手段。
1.8 消毒產品市場化的進展促進了消毒產品技術提高。
1.9 消毒效果檢測技術普及是消毒效果的重要保證。
2、消毒滅菌技術(產品)的發展
2.1化學消毒劑的研究及應用:
2.1.1單藥的發展:
50年代: 含氯石灰(次氯酸鈣)
次氯酸鈉
碘 酊
乙 醇
福爾馬林(40%甲醛)
過錳酸鉀
酚類(來蘇爾)
酸、堿
60至80年代:
環氧化物的應用(66年起始)
有機氯的研制:二氯異氫尿酸鈉
(69~75年) 三氯異氫尿酸
新潔爾滅(苯扎溴銨)(69~75年)
過氧化物的應用(75年后)
洗必泰的應用(75年后)
戊二醛的推廣(80年后)
碘伏的應用(85年)
二氧化氯(90年前后)
磷苯二甲醛:現正推出。
國外(美國DOW化學公司)的專家認為其為高水平消毒劑(非滅菌劑)因在0.55%下殺菌胞需32h。
2.1.2化學消毒劑的改進:
(1) 復方消毒劑的研究:
為目前化學消毒研制開發的主流
主要有:
①含氯消毒劑+ 活化物 → 洗、殺結合
②新潔爾滅制成復方 → 提高殺菌效果
③洗必泰制成復方 → 提高殺菌效果
④碘 + 活化物絡合 → 提高殺菌效果、穩定性等
⑤戊 二 醛 + 強化劑、防腐劑→ 提高殺菌速度
(2) 提高殺菌性能:
主要使用:①協同消毒劑 ②表面活性劑 ③激發劑
④增效劑 ⑤酸堿調節劑
(3) 改進消毒劑的性能:
主要使用: ①穩定劑 ②防腐劑
③霧化劑 ④芳香劑
(4) 劑型的改變:
液體→片劑
液體→乳劑
(5) 化學和物理協同:
低效消毒劑加溫(>80℃)
加微波、紫外線、超聲波等
如:牙科手機消毒器
手術器械快速滅菌器等
(6)藥物分散的改進:
氣溶膠噴霧(粒子直徑<50μm)
煙霧消毒劑:醛氯煙霧劑
酸氯煙霧劑等
(7)低溫滅菌:
過氧化氫等離子體:指呈帶電離子、電子、中子等狀態的物質,一般為經電離的氣體。
該類物質具有一些獨特的性質,故有與固態、液態和氣態并列,稱為物質第四態。
其在極高溫(4727℃)或高強度電場下產生,其中醛類、鹵素族(氯、溴、碘)類、過氧乙酸、過氧化氫類 ,過氧化氫(H2O2)在高電場下電離:產生多種自由基離子,既廣譜殺菌,又無毒性。
2.2消毒器械的研制及應用:
2.2.1以物理性能為主要殺菌作用:
(1) 熱力蒸氣滅菌:
濕熱滅菌:
壓力蒸氣滅菌器:
下排氣式: 121℃ 20 – 40min
↓
預真空式: 132℃ 4 – 6min
↓
脈動真空:多次抽空進蒸汽
干熱滅菌: 160 - 180℃ 60 – 30min
(2)快速滅菌器:強光 + 高溫(主要用于金屬器械處理)
(3)微波消毒:用于液體、紙類(信件、化驗單)
(4)紫外光:(風桶式)空氣消毒
(5)靜電吸附、過濾:空氣消毒
(6)將紫外光+靜電吸咐、過濾結合→動態消毒機(可完成人在情況下的空氣消毒)
(7)清洗機:機械、超聲清洗、加酶清洗
(8)層流:(應定期清潔處理和更換濾材)
(9)鈷60的應用
(10)1986年研制成功的過氧化氫等離子體滅菌(STERRAD),已生產千余臺在50多個國家醫院中推廣使用。目前國內也已有廠家研制生產。
2.2.2以化學消毒劑為殺菌因子的消毒設備:
(1) 環氧乙烷滅菌器:
環氧乙烷:雜環類高效氣體滅菌劑
低溫下為無色液體,沸點10.8℃
常溫、常壓下為無色氣體
易燃易爆:空氣中含量>3%見明火即可燃燒爆炸
為目前忌熱忌濕物品,如電子儀器、塑料(高分子)
制品(如一次性醫用器材)、內窺鏡等的消毒、滅菌處理最可靠的方法。
制式環氧乙烷滅菌柜
1)恒溫:55±5℃
2)加濕:pH 60 - 80%
3)抽真空:0.03-0.1MPa
4)用藥量:400~800mg/L
5)作用時間:5 – 12h
6)廢氣處理:排入水中溶解或低溫回收
(2)次氯酸鈉發生器:
10年前很多型號:主要用污水處理,后小型化進入家庭民用
(3)臭氧發生器:常溫下為有特殊氣味的淡蘭色氣體,固體03為紫色;液體03為蘭黑色,沸點為-111. 9℃ 270℃高溫下立即轉化為O2 、03在水中溶解度比氧快10倍。
對人有危害:國家規定空氣允許濃度為0.3mg/M3 已制成臭氧空氣和水專用臭消毒機、及被服消毒機等,并已做到定時、遙控。由于可自行分解成O2,所以被稱為環保產品。
有強氧化作用:銅生綠斑,橡膠老化,織物漂白、發脆等。
(4)電位水發生器:從日本開始,現國內已開使用主要是消毒作用快速、無毒性;但受有機物影響大、不穩定
(5)戊二醛窺鏡沖洗機:有利于戊二醛對窺鏡的消毒與滅菌
(6)牙鉆消毒器:藥液加溫60-80℃,有的加微波協同作用
(7)戊二醛薰蒸消毒柜:(甲醛消毒柜改進而成)
①恒溫:50±5℃ ②加濕60-80%
③抽空 ④密閉 ⑤中和、排放 ⑥定時
試驗證明:2%戊二醛50~75ml/25L容積在上述條件下作用3小時可達滅菌。
(8)氣溶膠噴霧器:
室內空氣表面消毒:選擇合適的消毒劑,可做到空氣和表面消毒相結合
過氧乙酸:0.2% 20ml/M3 60min (空氣和表面)
過氧化氫:0.5% 20ml/M3 20min (空 氣)
二氧化氯:30-40mg/L 20ml/M3 60min(空氣和表面)
2.3 消毒滅菌監測器材的研制與應用:
2.3.1生物指示劑:
(1)用于熱力滅菌效果檢查:
嗜熱脂肪桿菌芽胞:
染菌量1-5×105-6cfu/片
熱抗力:121℃ 3min (+)
19min (–)
培養溫度:56 - 70℃
每鍋:3-5片(支) 對照1片(支)
(已有自帶培養液的滅菌管)
每次重復三鍋
凡出現陽性為不合格,整鍋不可用
培養方法和培養基見說明書
(2)用于紫外燈和化學消毒劑殺菌效果的檢查
枯草桿菌黑色變種芽孢:培養溫度37℃檢驗方法見《消毒實驗技術規范》
2.3.2化學指示劑:
替代生物指示劑檢測,方便、快速,當時看結果
(1) 壓力蒸氣滅菌效果指示卡:121℃ 132℃
每包放一片(放在包中心),如顏色與標準色一致即為合格。合格即可使用
(2) 滅菌膠帶:
為是否滅菌的標識,不可作是否合格的判定
(3) B-D試紙:
檢查蒸氣滅菌器性能 放在鍋底排氣孔上方。不能代替是否滅菌合格
(4) 測氯試紙:測含氯消毒溶液濃度
(5) 測戊二醛試紙:測戊二醛溶液含量
(6) 測紫外線強度試紙:測紫外線燈強度
(紫外線輻射強度儀:數字化、標準化)
待研究的:測二氧化氯試紙、測臭氧濃度試紙等
3.消毒技術產品應用與發展
醫療器械滅菌:下排氣式壓力蒸汽滅菌器→預真空滅菌器
內窺鏡消毒:清水洗→酒精擦拭→含氯洗消→戊二醛消毒滅菌
專用窺鏡洗消機
皮膚粘膜消毒:碘酒、酒精→新潔爾滅→聚醇醚碘伏、洗必泰→聚維酮(吡咯烷酮)碘伏
傷口沖洗消毒:紅汞、龍膽紫、過錳酸鉀液、呋喃西林→新潔爾滅→聚醇醚碘伏→聚維酮(吡咯烷酮)碘伏
物體表面消毒:單方含氯消毒劑→復方含氯消毒劑→二氧化氯
室內空氣消毒:紫外線殺菌燈→紫外線殺菌燈車
臭氧消毒機→動態消毒機
氣溶膠噴霧(過氧化氫、二氧化氯)
空氣表面結合消毒:甲醛+過錳酸鉀→氣溶膠噴霧(過氧乙酸)
水消毒:含氯消毒劑、氯氣→臭氧、二氧化氯
消毒效果檢測:
壓力蒸汽滅菌:不檢測→生物檢測→化學檢測→生物檢測與化學檢測結合
消毒劑、消毒溶液含量:不檢測→檢測
消毒溶液污染程度:不檢測→檢測
實際消毒效果:不檢測→抽樣檢測
4. 幾點看法
1) 單藥化學消毒劑無新化合物產生。因新的化合物的合成研制難度太大。二氧化氯也是復方配制激活產生的。
2) 化學消毒劑的復配和劑型使用方式的改進是目前消毒技術和產品研發的主流。
3) 二氧化氯:由于其以氧化為主,且應用劑量較低,用后殘留不形成三氯化氮,較含氯消毒劑毒性低。為環境等消毒(空氣和表面)代替氯消毒劑將是一種趨勢。
4) 由于抗菌藥物抗藥性的突出,用于皮膚、粘膜、傷口的消毒劑的應用更為重要。應認真選用殺菌作用好,對人無毒副作用的消毒劑(如由吡咯烷酮絡合的碘伏及高水平的活化物配制的洗滌劑),以防止長期使用對人(特別是醫護人員)產生潛在毒性。
5) 不可指望任何一種消毒滅菌技術(或產品)解決所有的問題。因此針對不同消毒對象的實際情況選擇和合理使用消毒滅菌技術是永久的課題。
6) 消毒效果檢驗技術水平的提高是保證實際消毒效果的基礎。
7)“非典”時消毒藥物的亂用和浪費,證明組織培養專業消毒隊伍是消毒技術產品應用水平的保證。
5、不足和差距
5.1 產品水平較低:
主要是專業技術研究力量薄弱,多數廠家重復報批生產市場現有產品如:氯制劑、戊二醛、碘伏、洗手劑等。
5.2 產品質量較差:
①原材料純度 ; ②生產工藝水平;
③生產管理水平; ④市場監督水平;
5.3 應用效果不明:
①選擇及應用水平; ②效果驗證條件及規范性;
6、展 望
6.1 整體物質水平的提高是消毒行業發展的保證。
6.2 人們自我保護意識的提高是消毒應用發展的基礎。
6.3 消毒專業隊伍發展將促進消毒技術的普及。
6.4 專業群體(醫院、衛生防疫部門)應用
↓↑
社會廣泛應用
↓↑
研制生產發展
↓↑
產品市場化
6.5 消毒產業應逐漸使產品“科技化、精細化、規范化、產業化、市場化”。
6.6 隨我國消毒滅菌技術研制、開發水平提高,特別是整體經濟情況改善,選用高水平消毒技術(產品)是進步也是必然。單純以價格低作為選用消毒產品標準,本身是不負責任、也是一種落后的表現。
6.7 產品的審批及市場監督應與市場發展和社會實際需求相適應,使科學、規范和市場普及結合,以促進消毒產業的蓬勃發展!
6.8 預防消毒較治療更為積極、廣闊,消毒對任何人都是必不可少的!
6.9健康的生命才是寶貴的。為了保護健康和生命,讓我們共同為發展消毒事業創建和諧社會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