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進行培養基高壓濕熱滅菌
怎樣進行培養基高壓濕熱滅菌
培養基裝管裝瓶(袋)后,應立即進行消毒滅菌,如滅菌不徹底,就容易產生雜菌,給生產造成損失。
(一)母種培養基滅菌法
母種培養基滅菌一般用手提式高壓鍋。滅菌時將試管7~10支扎成一捆,再用防潮紙或牛皮紙包住試管棉塞,管口朝上,防止滅菌時棉塞潮濕。高壓滅菌的時間,在1.2kg~1.5kg/cm2壓力下保持15~20分鐘即可。但在使用高壓鍋滅菌時還應注意如下事項:
1.滅菌時鍋中水要放至水線為止。如放水過少易引起燒干及燒焦培養基;如放水過多,棉塞易潮濕,以后易感染雜菌。
2.鍋內的冷空氣必須排除干凈,否則達不到滅菌的溫度。排除鍋內冷空氣的方法有兩種,一是將滅菌鍋升火后,從開始出氣起,經5分鐘左右的排氣,至從排氣閥出的氣達到直噴時,再關閉排氣閥;另外一種是將排氣閥關閉升火,待壓力升到0.5kg/cm2時,打開排氣閥,使指針降落到“0”后,再關閉氣閥,燒至所需壓力。
3.滅菌時間不易過長或過短,過長養分易被破壞,培養基顏色發黃,對菌絲生長不利;過短則達不到滅菌的效果。滅菌結束后,放氣速度不能太快,宜逐漸進行,使指針慢慢下降到“0”,才揭開鍋蓋,否則棉塞容易沖出試管。
在沒有高壓鍋的條件下,可以用土蒸汽鍋滅菌,但要相應延長滅菌時間,在100℃下的溫度應保持4~6小時。為了滅菌徹底,可采用間歇滅菌法,每天水燒開后蒸煮1小時(100℃),連續三天。
培養基滅菌結束后,應立即取出試管直立放置2~3分鐘,待試管壁上的水珠回到培養基內后,再趁熱擱置斜面。這樣,試管壁上不會有大量的水珠,溫度適當。斜放時,一般使斜面為試管總長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一。放好后,再用紗布覆蓋,防止冷卻過程中因溫度急劇變化而使管壁形成水珠。
經滅菌后的斜面試管,必須在接種前于每一批或每鍋中取出3~4支,放在28℃~30℃的恒溫箱中培養2~3天作空白試驗。經培養后,斜面仍光潔透明,無雜菌或細菌出現,則表示滅菌徹底,可作接種用。如發現雜菌,則應找出原因,并將這批試管重新滅菌一次后方可使用。
(二)原種、栽培種的高溫滅菌
原種、栽培種所需的數量多,滅菌一般采用較大的立式壓力蒸汽滅菌器。采用高壓蒸汽鍋進行濕熱滅菌時,升溫火力應逐漸加大,以防鍋內溫差變化太大,引起玻璃瓶炸裂破損。當壓力開始升到0.5kg/cm2時,即打開排氣閥排出冷氣,待冷空氣放盡后,再關上排氣閥重新升溫,燒至所需壓力。
高壓滅菌所需要的時間,應根據培養基原料的種類和生熟程度來決定長短。木屑、棉殼、蔗渣和種木為主料的培養基滅菌時的蒸汽壓力要求達到1.5kg/cm2,保持60分鐘;稻草培養基和糞草培養基,在同上的壓力下,保持90分鐘;而麥粒培養基則要保持120分鐘,才能達到滅菌效果。
采用土鍋滅菌時,在98℃~100℃的溫度下,需連續滅菌6~8小時;麥粒培養基的滅菌時間須達12小時為宜。停火后再燜蒸3~4小時才能出瓶(袋)。
采用塑料薄膜袋裝菌種培養基滅菌時,可按以上方法進行滅菌。聚乙烯耐壓,耐溫性能差,故只能采用常壓滅菌,100℃保持8~12小時。聚丙烯塑料薄膜耐溫、耐壓性能好,可在1.5kg/cm2壓力下保持2小時,滅菌徹底且不會破裂。滅菌后不要立即打開鍋蓋,待溫度下降至50℃時趁熱開鍋取出,這樣可減少每包粘連一起的現象。
培養基滅菌完畢從鍋中取出后,應放于清潔、涼爽、干燥的室內進行冷卻待接,并在棉塞上噴5%石炭酸或0.25%新潔爾滅溶液,以防雜菌感染。